村网通总站 赵一街社区 112609.nync.com 欢迎您!
“走出去”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成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国内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复杂经济环境,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既是推动我国企业在国际范围内优化生产力布局、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规模实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国内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即企业将加工生产、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不同环节跨国进行重新配置,通过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积极探索以总部经济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新路径,不仅能够促使我国企业有效拓展全球生产能力、获取和掌控国际高端要素、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基于总部经济视角的跨国公司发展模式分析
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生产基地,建立研发、采购、营销等职能部门,也是总部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基于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将总部、生产基地、职能部门等价值链各环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空间布局,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从跨国公司发展阶段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扩大国际市场、降低制造成本,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和销售网络,将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布局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廉的国家,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总部仍完全把控着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也就是通过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模式在全球不同资源禀赋地区实现生产布局。随着跨国公司在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张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需要设立专门事业部门来管理海外采购、结算、研发、设计等业务,即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职能部门输出的模式加强海外业务整合。当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和业务扩大到一定规模时,跨国公司通常会在东道国设立投资与管理决策部门,通过“全球化布局+区域化经营”的战略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大区域内统筹各生产基地、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
二、我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获取支配全球资源权利的重要工具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跨国投资和对外贸易,英国、荷兰、美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扩张都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备了“走出去”发展的能力,开始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布局海外研发机构
随着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全球经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优势的资源禀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跨国公司生存与发展能力、引领全球技术革命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尝试在全球获取研发资源来支撑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各类海外研发机构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趋势。《中国创新性企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0年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认定的5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68家企业共设立了106家海外研发机构,其中大多数海外研发机构是2000年以后建设的,大约1/3是2008年以后建设的 。一些创新型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机构的全球布局,借助欧美等世界领先的科技与研发资源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海蜚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有研发中心,而且与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罗克维尔科技中心、斯坦福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研发网络,专门从事研制、开发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绿色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和石油天然气工程软件。再如,上海电气在2002年并购了日本秋山后,对秋山公司进行重组,建立了跟踪世界先进印刷技术的研发基地,并积极推进日本秋山技术与国内技术的整合创新,通过消化吸收与再创造,旗下光华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P24740中高单纸胶印机,推动上海电气的印刷机械研发水平快速提高15-18年,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主要有三种典型路径和方式,一是构建全球协同研发体系,二是优化全球研发资源和研发成果的再配置,三是推动全球研发互补和供求对接 。企业可结合自身市场开拓与全球生产布局需求,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海外研发机构,加速研发国际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间的技术差距;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创立联盟等方式,整合全球研发资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更高技术层面上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
2.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
从跨国公司发展一般规律来看,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跨国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一般会采取“全球化布局、区域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分散、多头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公司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跨国公司总部的管理,也会影响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而从业务整合角度来看,发展环境的变化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全球战略,从而其分散在全球或某一地区的业务也需要重新配置和调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正是肩负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决策管理、业务整合等重要职能的头脑型分支机构,一方面设立区域总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效率,更好地统筹东道国内部各子(分)公司之间的关系,拓展业务领域,更有效地实施企业全球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地区总部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更好地融入东道国,有助于跨国公司实施本地化经营。
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经验来看,截至2011年底,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地区总部已经达到380家、投资性公司253家 ;在北京设立的地区总部达到112家,投资性公司198家 。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业务整合阶段都纷纷建立了地区职能总部和管理型总部,以母公司的次级子公司为主要形式,在海外经营一般作为战略决策者、市场开拓者和组织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对采购、营销、研发等环节的组织与整合,实现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此外,不少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职能由其下属投资性公司承担,如日本神户制钢2012年1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总部神钢投资有限公司,其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包括M&A项目),并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集团的风险管理,支援公司的各种业务开展。
目前,我国企业在海外新建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跨国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日渐活跃。随着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和价值网络。比如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来拓展国际市场、加速国际化过程,计划未来三至五年每年将20%产能600万吨钢铁销往国际市场。再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洛杉矶设立北美总部,主要负责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储能电站在北美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建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将促使我国企业优化全球布局,提升国际经营管理能力,加速推动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3.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
在供应链的功能网络中,核心企业能够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实现在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的产品价值增值。总部经济模式下,构建区域供应链网络,有利于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优化配置,是企业开展全球布局与经营的高级形态,对于提升企业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和全球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网络,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整合利用全球资源的实力和能力。如华为在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框架下,通过构建以ERP/ASP为主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搭建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关键客户和战略供应商的流程和IT系统对接、完成支撑多路径的灵活可配置加工,形成了一条快速、可靠、集成、绿色、协同、面向客户的主动供应链,在全球15个地区和140多个国家实现了完美交付。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已经介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通过建立广泛的跨国供应链联盟,积极获取企业缺乏的海外市场信息和相关知识,加快技术升级和开发进程,不断拓展海外目标市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如2008年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加盟OASIS(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组织,通过与OASIS组织成员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的战略合作,强化了与国际市场的技术协作和业务合作,从而加速了中科红旗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Linux开发商。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建立自己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乃至地区总部等分支机构,整合和利用国内外供应商、中间商、合作伙伴等资源,以总部经济模式构建包括全球研发、生产、物流、销售、运营等多环节的供应链网络体系,实现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同时也可积极介入跨国公司供应链体系,增强企业与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信息和市场,更加直接地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网络,迅速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4.建设海外工业园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到原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外需萎缩、贸易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大量中小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不断增大。大量企业开始“抱团”从事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以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模式实现集群式的“走出去”。与传统制造业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的海外投资模式相比,通过将生产加工部门集群式输出到原材料、人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地区,不但能够实现企业间的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化资源的共享,而且尤其适合中小企业降低海外投资门槛,提高化解海外风险的能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立海外工业园的模式能够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海外投资和就业机会,因而这种投资方式更加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
目前,我国企业在境外建立的工业园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海外工业园区通常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众多上下游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通常具有紧密的垂直分工与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配套的需求形成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直接动力。如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该园区是由吉利美日汽车公司投资,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为定位,园区发展直接带动了一批与吉利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汽配企业到墨西哥投资设厂。
第二类是中小企业集群型园区,此类园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配套关系,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如泰中罗勇工业园,园区由中国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合作开发,定位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一个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目前已经吸引了来自浙江、江苏、重庆、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27家企业入园,带动了汽配、摩托车整机制造及其他机械、电子等多类行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
第三类是平台型海外工业园,此类园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产业地产运作经验的产业地产商投资开发,面向国内有海外投资意愿的企业招商,同时为入园企业提供厂房、办公楼宇、员工宿舍等一站式定制化服务。如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运营,项目一期工程(1.34平方公里)已经完工,累计投资近7000万美元,建成了近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的苗圃公园、4万平方米的综合配套服务区等设施,吸引了江苏牧羊集团等45家国内企业落户,为当地提供了两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
三、促进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目前,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处于扩张时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风险。针对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障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策研究和创新:
一是应健全法律体系。为规范和促进我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与投资活动,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如商务部颁布实施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规定》等,在优化企业海外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有法律法规一般重在监管,在保护和促进方面针对性不足,与国际法规的接轨程度不高,这与我国企业大量“走出去”的形势以及企业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在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海外经营活动的法律指导,建立和完善海外经营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为企业“走出去”营造宽松、稳定、健康的法律环境。
二是加强政策创新与企业培育。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包括简化境外投资审批程序、放松外汇管制等。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参与国际贸易机会的增加,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先关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建议结合国内不同类型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求,出台产业培育、税收支持、服务平台建设等一揽子政策,将打造龙头跨国企业与加强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大对自由品牌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区域总部等职能机构,鼓励企业建设海外工业园和对外贸易合作区,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对外投资的融资渠道以公司自有资本和银行借款为主,海外融资通常缺乏信用基础,融资时经常遇到贷款门槛高、额度少、利率高、期限短等障碍,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资金压力很大。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走出去”相关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在海外布局业务网点、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完善企业海外投资征信制度和担保制度,鼓励企业设立海外投资基金等。
四是建立企业海外风险防控体系。随着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快速发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风险也接踵而至,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保障企业海外投资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国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应加强企业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监管考核。